特別報導
Bovet 錶廠探訪
2016/12/23
Bovet 錶廠探訪
有幸參訪品牌目前位於瑞士的兩大廠區,不僅仍能觀察到源自中華文化的血脈,更會驚喜於深厚的製錶能量與精緻工藝。
萌芽東方 瑞士綻放的生命之花
撰文、攝影◎Joseph.設計◎Jerry.資料提供◎Bovet (02) 8752-6666
回溯瑞士鐘錶業與東方中國的關連性,很意外地發現到,在19世紀初,一顆從瑞士飄洋過海到中國的鐘錶種子,竟也曾在中國土地上成長萌芽,成為一個熟成茁壯的鐘錶品牌,那就是頗具特色的Bovet播威。有幸參訪品牌目前位於瑞士的兩大廠區,不僅仍能觀察到源自中華文化的血脈,更會驚喜於深厚的製錶能量與精緻工藝。
西元1822年,正處中國歷史上的清朝道光二年,在逐年史的大事記裡頭似乎也是一片空白,但是在鐘錶發展史上,第一個成立於中國境內的瑞士鐘錶品牌-Bovet播威,便是在這一年在南方大城廣東市誕生的。誕生於瑞士Fleurier製錶世家的Edouard Bovet,在1818年被當時任職的公司調派到中國廣州,面對這塊對於「洋人的玩意兒」都充滿著高度好奇的處女地市場,他便聯合在倫敦的兩名兄弟Alphonse與Frederic,以及在Fleurier 當製錶師的兄弟Gustave,在廣州合夥設立貿易公司,生產線設在瑞士,主要重點在於經營中國市場的Bovet,品牌更在不久後擁有了「播威」的中文名稱,並陸續開拓了澳門與上海的分公司。
回溯瑞士鐘錶業與東方中國的關連性,很意外地發現到,在19世紀初,一顆從瑞士飄洋過海到中國的鐘錶種子,竟也曾在中國土地上成長萌芽,成為一個熟成茁壯的鐘錶品牌,那就是頗具特色的Bovet播威。有幸參訪品牌目前位於瑞士的兩大廠區,不僅仍能觀察到源自中華文化的血脈,更會驚喜於深厚的製錶能量與精緻工藝。
西元1822年,正處中國歷史上的清朝道光二年,在逐年史的大事記裡頭似乎也是一片空白,但是在鐘錶發展史上,第一個成立於中國境內的瑞士鐘錶品牌-Bovet播威,便是在這一年在南方大城廣東市誕生的。誕生於瑞士Fleurier製錶世家的Edouard Bovet,在1818年被當時任職的公司調派到中國廣州,面對這塊對於「洋人的玩意兒」都充滿著高度好奇的處女地市場,他便聯合在倫敦的兩名兄弟Alphonse與Frederic,以及在Fleurier 當製錶師的兄弟Gustave,在廣州合夥設立貿易公司,生產線設在瑞士,主要重點在於經營中國市場的Bovet,品牌更在不久後擁有了「播威」的中文名稱,並陸續開拓了澳門與上海的分公司。
位居半山腰上的 Château de Môtiers 城堡,是Bovet播威 目前的營運總部, 也是當地州政府的指定古蹟。
品牌重建復興 自立垂直整合
積極與清朝王室貴族進行貿易交流,讓品牌在中國聲名大噪,讓「播威」一詞當時即是鐘錶之意,甚至還將其懷錶向皇帝進貢,顯見品牌懷錶的做工精緻與價值不凡,才能夠被列入皇帝的收藏之中。至今在北京紫禁城內的故宮博物院,仍有展示著印有品牌名稱的懷錶,由此可知品牌與中國之間的深厚淵源。之後,隨著品牌經營易主,以及石英革命的重大衝擊,1932年曾因故結束營業,經過多年沉潛,1989年由Michael Parmigiani先生重新復興Bovet此一品牌,輾轉發展到2001年,品牌現任總裁Pascal Raffy正式入主,開始重新建立品牌往日風采的艱辛使命,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品牌垂直整合的製錶能量。
積極與清朝王室貴族進行貿易交流,讓品牌在中國聲名大噪,讓「播威」一詞當時即是鐘錶之意,甚至還將其懷錶向皇帝進貢,顯見品牌懷錶的做工精緻與價值不凡,才能夠被列入皇帝的收藏之中。至今在北京紫禁城內的故宮博物院,仍有展示著印有品牌名稱的懷錶,由此可知品牌與中國之間的深厚淵源。之後,隨著品牌經營易主,以及石英革命的重大衝擊,1932年曾因故結束營業,經過多年沉潛,1989年由Michael Parmigiani先生重新復興Bovet此一品牌,輾轉發展到2001年,品牌現任總裁Pascal Raffy正式入主,開始重新建立品牌往日風采的艱辛使命,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品牌垂直整合的製錶能量。
與中國文化上長久深厚的淵遠血脈, 從生產的零組件裡 面出現中文字彙, 可見其細微端倪。
2004年,品牌併購了侏儸山谷裡一間專門開發複雜功能的Aubert Complications,2006年又買下Swiss Timing Technology製錶集團旗下,前身為Progress公司、以製作陀飛輪著稱的STT機芯廠,再加上SPIR-IT游絲製作廠和沖壓加工廠Aigat,將這些資源整合,於瑞士Tramelan成立Dimier 1738錶廠,實現機芯自主供應的充沛能量。
此外,還併購位於日內瓦Plan les Quates的面盤與珠寶鑲嵌工廠,同時還購入原本屬於Bovet家族、位於Valde-Travers的城堡Château de Môtiers,做為複雜功能腕錶組裝和裝飾,以及金雕、琺瑯和藝術彩繪的高級工坊和品牌總部,完整拼出自製錶廠的宏大版圖。此次參訪行程,便以Dimier 1738錶廠和Château de Môtiers城堡為兩大重點。
此外,還併購位於日內瓦Plan les Quates的面盤與珠寶鑲嵌工廠,同時還購入原本屬於Bovet家族、位於Valde-Travers的城堡Château de Môtiers,做為複雜功能腕錶組裝和裝飾,以及金雕、琺瑯和藝術彩繪的高級工坊和品牌總部,完整拼出自製錶廠的宏大版圖。此次參訪行程,便以Dimier 1738錶廠和Château de Môtiers城堡為兩大重點。
一旁的高架櫥櫃中, 保存著一組組妥善保存著的零 件沖壓模具, 等待 著老舊錶款需要修護重生的那一日到來。
Dimier 1738錶廠
首先,來到位於瑞士Trame lan地區的Dimier 1738錶廠,在這個佔地超過1,500坪,聘請了60餘名設計師、技師與製錶師的廠房中,掌握了41種的專業製錶程序,包括基板、齒輪、軸承等超過1,000種的零部件,甚至是少數瑞士製錶品牌才有能力與技術生產、擒縱系統最為重要的游絲,經由Pascal Raffy之前的多方整合,幾乎只有皮錶帶等少數零配件委外代製,其他皆可由品牌錶廠不假他人之手地自行生產。
特別的是,品牌總部所在的Fleurier,在1920年曾有一位居民Charles-Edouard Guillaume,當年由於發明了低膨脹係數的鎳鐵合金和低彈性係數的鎳鉻合金,因而獲得諾貝爾獎,而同樣發源自此的Bovet播威,也與他技術合作來改善品牌的自製游絲,可說是美事一件。
首先,來到位於瑞士Trame lan地區的Dimier 1738錶廠,在這個佔地超過1,500坪,聘請了60餘名設計師、技師與製錶師的廠房中,掌握了41種的專業製錶程序,包括基板、齒輪、軸承等超過1,000種的零部件,甚至是少數瑞士製錶品牌才有能力與技術生產、擒縱系統最為重要的游絲,經由Pascal Raffy之前的多方整合,幾乎只有皮錶帶等少數零配件委外代製,其他皆可由品牌錶廠不假他人之手地自行生產。
特別的是,品牌總部所在的Fleurier,在1920年曾有一位居民Charles-Edouard Guillaume,當年由於發明了低膨脹係數的鎳鐵合金和低彈性係數的鎳鉻合金,因而獲得諾貝爾獎,而同樣發源自此的Bovet播威,也與他技術合作來改善品牌的自製游絲,可說是美事一件。
來自CNC機台所生產的零件, 還需要經過手工打磨的修飾,才能進入最終組裝的程序。
進入廠區,首先見到的是腕錶的設計研發部門。導入電腦3D模組來模擬複雜功能機芯的設計,已是瑞士專業鐘錶品牌普遍應用的輔助工具,但是也特別注意到,在一旁還特別設置了高桌面的組裝檯和完整的工具,經詢問才得知,即使有先進電腦系統,品牌仍堅持會製作出機芯的試作品,確實組裝試運轉,只為了找到那可能出現在0.01mm之中的誤差。
之後,就進入零件生產的部門,從合金粗胚製作到細微比米粒更小的齒輪,皆由品牌購置的CNC機台來生產,而一旁倉庫內卻也同時存放了許多傳統沖壓機的模具,「有時遇到客戶的古董錶款送修,需要更換舊款零件時,這些流傳保存至今的模具,就成為無價的寶貝了。」品牌導覽人員解釋著儲存的理由。
之後,就進入零件生產的部門,從合金粗胚製作到細微比米粒更小的齒輪,皆由品牌購置的CNC機台來生產,而一旁倉庫內卻也同時存放了許多傳統沖壓機的模具,「有時遇到客戶的古董錶款送修,需要更換舊款零件時,這些流傳保存至今的模具,就成為無價的寶貝了。」品牌導覽人員解釋著儲存的理由。
歷史悠久的品牌機芯組裝工作間裡, 不乏幾位年輕的製 錶技師,仍能十分熟稔地跟上前輩們的工作節奏。
接著,機台所生產的零件,還需要先經過手工打磨的修飾,才能進入最終組裝的程序。不同於一些瑞士品牌以風乾黃楊木條等來進行打磨,觀察到技師們多半以金屬棒來取代,「其實在瑞士鐘錶業界,甚至是鄰近的德國品牌,這兩者都各有所好,有些是牽涉到合金材質的硬度高低,而也有些是在於過往承襲下來的傳統。」
最後,在完成預先打磨、檢驗倒角和光澤之後,零件才會交由組裝部門進行後續工序。步入工作間的時候,格外感受到空氣中的靜謐,十餘名製錶師專注地進行著組裝。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現代的電腦和CNC機台,與傳統沖壓模具的並存,正如品牌維護傳統製錶工藝,也同時融入創新設計的與時俱進。
最後,在完成預先打磨、檢驗倒角和光澤之後,零件才會交由組裝部門進行後續工序。步入工作間的時候,格外感受到空氣中的靜謐,十餘名製錶師專注地進行著組裝。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現代的電腦和CNC機台,與傳統沖壓模具的並存,正如品牌維護傳統製錶工藝,也同時融入創新設計的與時俱進。
許多品牌精緻腕錶上的細密金雕圖案,都誕生於Château de Môtiers 城堡之中的高級製錶工坊。
Château de Môtiers工坊
之後,在約莫1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佔地不大的Château de Môtiers。建於13世紀的這座古堡,1820年經商有成的Bovet家族買下,之後在1957年由後代子孫捐贈給當地州政府,而維護成品高昂,州政府又於2007年將它賣給品牌總裁Pascal Raffy,實現了他想將品牌帶回發源地的願望,把營運總部和製錶工坊遷回此地,象徵品牌回歸自我,同時也肩負著保存瑞士歷史遺產的企業社會責任。
一步入室內,意外發現門旁的黑色大櫃子上,竟寫滿了中國草藥的名稱,原來正是清朝時期從中國運送至瑞士的歷史傳承寶物,而一旁偌大的看板上,也同時介紹著品牌與Pininfarina設計工作室共同研發的前衛風格錶款,新舊並陳的氛圍十分特別。走上階梯,經過換穿不織布防塵衣和吹風除塵區之後,終於進入到製錶工坊。這個工坊除了負責複雜腕錶的組裝與品管檢驗之外,同時許多金雕、琺瑯彩繪和寶石鑲嵌等高級製錶工藝的工序,也會由這裡的資深工藝師們來完成。
之後,在約莫1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佔地不大的Château de Môtiers。建於13世紀的這座古堡,1820年經商有成的Bovet家族買下,之後在1957年由後代子孫捐贈給當地州政府,而維護成品高昂,州政府又於2007年將它賣給品牌總裁Pascal Raffy,實現了他想將品牌帶回發源地的願望,把營運總部和製錶工坊遷回此地,象徵品牌回歸自我,同時也肩負著保存瑞士歷史遺產的企業社會責任。
一步入室內,意外發現門旁的黑色大櫃子上,竟寫滿了中國草藥的名稱,原來正是清朝時期從中國運送至瑞士的歷史傳承寶物,而一旁偌大的看板上,也同時介紹著品牌與Pininfarina設計工作室共同研發的前衛風格錶款,新舊並陳的氛圍十分特別。走上階梯,經過換穿不織布防塵衣和吹風除塵區之後,終於進入到製錶工坊。這個工坊除了負責複雜腕錶的組裝與品管檢驗之外,同時許多金雕、琺瑯彩繪和寶石鑲嵌等高級製錶工藝的工序,也會由這裡的資深工藝師們來完成。
品牌獨特的Amadeo 系統錶殼, 讓佩帶者可以輕易取下錶帶, 把腕錶轉換成座鐘或懷錶。
在這裡最令人興奮的是,有機會鑑賞到品牌獨具特色的Amadeo系列錶款。自2010年推出至今的Amadeo系統,除了將平常設置於3或9點鐘位置的錶冠,轉移到12點鐘方向的位置之外,透過三用轉換錶殼的設計,讓佩帶者在毋須使用任何工具的輔助之下,輕易地把腕錶轉換成座鐘或懷錶。再加上精細繪製中國古典仕女圖或栩栩如生孔雀的錶盤,以及雙面皆可清晰報時、輕靈剔透的飛行陀飛輪,每一只都像是一個以巧奪天工製錶技術淬煉而成的非凡壯舉。
也許如同Bovet 播威近兩年所發佈的Château de Môtiers系列生命之花腕錶一般,這個歷史悠久的品牌也正以過往的製錶工藝為基礎,融入創新製造工具和跨界設計合作,不斷地向外發展茁壯,不禁令人十分期待著未來在錶展與市場上,再次見到品牌精采腕錶作品的那種驚喜。
也許如同Bovet 播威近兩年所發佈的Château de Môtiers系列生命之花腕錶一般,這個歷史悠久的品牌也正以過往的製錶工藝為基礎,融入創新製造工具和跨界設計合作,不斷地向外發展茁壯,不禁令人十分期待著未來在錶展與市場上,再次見到品牌精采腕錶作品的那種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