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計時功能
與問錶、萬年曆及陀飛輪相比,計時算是相當後期的產物。之所以會後來居上成為最普遍也最多人賞玩的複雜功能,除了製作成本較低外,在這一世紀間為了因應戰爭等實際需求,也讓計時功能變得更為普及,更因此開發出多種機制與功能變化。也正因為它如此常見,優劣難以判斷,才更需要深入認識,找出能讓自己認同其價值的計時逸品。
本篇相關辭典
Mono-Pusher / Single Button Chronographe monopoussoir 單按把計時
以單一按把操作啟動計時、掣停及歸零三個動作。當懷錶剛開發出計時功能時,便是以單按把計時為主。與雙按把計時最大不同處在於其導柱輪結構又再多出一層齒牙,藉以與歸零裝置連接。整體結構也較雙按把計時單純,對機芯穩定度頗有益處。
圖說:各種計時功能最初是從單按把計時演化至今。
Twinfly chronograph 雙飛返計時
所謂飛返計時是將掣停、歸零與再啟動三個動作合而為一,適合反覆計算一分鐘以內的極短時間,例如在空戰時投彈。所以一般的飛返計時,只有計時秒針能夠執行「飛返」這個動作,如果計時已經超過一分鐘,就得乖乖先掣停、歸零後再啟動另一段計時。
圖說:現在,飛返計時只能侷限在秒針的困境,已經由MONTBLANC萬寶龍的Twinfly chronograph 雙飛返計時腕錶所突破。所謂雙飛返,就是即使在啟動計時功能已經超過一分鐘以上,也就是計時分針已經動作了,只要按下歸零鍵,計時秒針跟分針都會同時「飛返」歸零後立即重新啟動。因為計時秒針跟分針同時動作,故取名為雙飛返計時,這也是錶壇首創的革命性設計。
Chronograph Chronographe 計時碼錶
又稱跑馬錶,計時功能是用於計算某個事件從發生到結束所花費的時間。首次出現是在1816年,法國製錶師Louis Moinet研發出史上第一枚具備可獨立操作計時功能的計時懷錶,當時主要是作為天文觀測時追蹤星體運行計時之用。接著1821年,Nicolas Rieussec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八製作了用墨水標記時間長短的計時器,記錄每場賽馬的比賽時間,成為史上第一款商品化的計時裝置。此功能運作原理是藉由手按壓計時按把,推動導柱輪或凸輪等啟停裝置,並透過啟停裝置帶動槓桿,使原本閒置的計時秒輪與秒針輪嚙合。再按一次按把便會讓兩個齒輪再次分離以暫停計時。另有歸零按把讓計時秒針返回原點,以便反覆操作。
圖說:由法國製錶師Louis Moinet在1816年研發的史上第一枚計時懷錶。
Column-wheel Roue à colonnes 導柱輪
計時碼錶有計時與走時層兩部分,兩者以一系列槓桿控制的計時中介齒輪(chronograph intermediate wheel)連接,完成啟動、停止與歸零的動作,導柱輪便是負責將來自計時按把的力量,轉化為推動計時機制運作的訊號。導柱輪有雙層冠狀棘輪,下層棘齒接收到按把按壓的力道後轉動,帶著上層冠狀齒推動計時輪系與走時秒輪連接。
圖說:導柱輪分上下兩層齒牙,負責將來自計時按把的力量,轉化為推動計時機制運作的訊號。
Counter Compteur 積時盤
用來累積計時時間的小時數跟分鐘數的小錶盤,所以有分鐘盤(minute counter)和小時盤(hour counter),多數計時碼錶都有這兩種積時盤,但也有錶款只有分鐘盤。
圖說:多數計時碼錶面盤上都有用來累積計時分鐘數的積時盤。
Flyback Retour en vol 飛返計時
一般計時碼錶的操控是啟動→掣停→歸零,三步驟完成才能重新啟動,開始下一輪計時。飛返計時則是將掣停、歸零與再啟動三個動作合一,適合反覆計時之用,如空戰投彈。運作原理是在計時系統中增加一個飛返離合槓桿與歸零按把連動。當計時正在進行時,按下歸零按把,將推動此槓桿把中介齒輪推離計時秒針輪,並由歸零鎚將計時秒輪歸零。放開歸零按把後,離合槓桿壓力消失,便會讓中介齒輪再次落下與計時秒輪嚙合重新計時。
圖說:寶珀F385飛返計時機芯。
Foudroyante Seconde ou aiguille 閃電計時秒針
閃電計時秒針指的是在計時碼錶的小錶盤中,以每秒一圈的速度運轉之指針。小錶盤也附有數個刻度,依照不同的機芯,可計算到1/4、1/5、1/6,甚至是1/8秒。雖然閃電計時秒針通常是以小錶盤形式出現,但也有某些款式會將之設計為中央指針。
圖說:閃電計時秒針甚至可以精確到測量1/8秒。
Heart cam-piece 心形凸輪
形狀猶如愛心,用在計時碼錶,可讓計時指針迅速歸零的裝置。
圖說:心形凸輪可讓計時指針迅速歸零。
Horizontal clutch Embrayage horizontal 水平離合
在計時機芯中,秒針輪永遠與一個中介計時驅動輪連結在一起,當計時功能啟動時,驅動輪受到槓桿撥動才會與計時秒輪嚙合。由於一切動作都位於同一個水平面上,因此稱之為水平離合。與垂直離合相比,優點是方便維修且易於調整,但製作較為費工,且容易發生齒輪嚙合不完全導至計時秒針顫動不止的狀況。
圖說:朗格Datograph Up/down計時腕錶所搭載的L951.6機芯採用水平離合系統。
Hour-register Registre des heures 小時記錄器
有的計時碼錶設有小時盤,而小時記錄齒輪裝置會隨著分鐘記錄器(minute-register)完成60分鐘,驅動小時盤指針前進一格。
Isolator Isolateur 隔離器
相關部件有:隔離器齒輪(isolator wheel)、隔離器栓子(isolator pin),整組部件用來離合追針與另一只計時秒針。
Rattrapante 追針計時
錶盤上有兩枚重疊的計時秒針,其中一枚會在按下追針按鈕後定住,並於再次按壓追針按鈕時瞬間追上另一枚持續轉動的計時秒針。此功能首見於19世紀70年代,誕生原因是獨立測量在同一時間發生,持續時間卻不同的兩個事件。與一般計時功能相比,雙秒針計時的機械結構複雜很多,除了必須配置一組追針夾鉗夾住追針輪外,還需增加一副心形凸輪幫助追針輪瞬間追上計時秒針輪,是計時功能中最複雜也最精細的結構。
圖說:朗格Double Split雙追針計時腕錶。
Reset hammer Remettre le marteau 歸零錘
歸零機構主要由歸零槓桿(reset lever)和歸零錘(reset hammer)負責,按下歸零按把,歸零槓桿末端延伸的歸零錘會同步推動所有的歸零凸輪(heart cam-piece),帶動所有計時齒輪回到起點。
圖說:歸零鎚敲擊位於計時輪上的心形凸輪,讓秒針歸零。
Reset Remettre 歸零
一般計時碼錶啟動後,必須先掣停,接著再按歸零按把,讓所有計時指針回到起始點。須留意的是,歸零功能必須在計時功能暫停的狀況之下才能操作,否則將會損壞機件,除非是具備飛返計時計時碼錶才能夠在啟動計時功能的狀況下操作歸零功能。
Shuttle chronograph 梭式計時碼錶、往覆式計時碼錶
有別於導柱輪計時碼錶,此種計時碼錶的啟動、停止與歸零的動作,以及走時與計時裝置的離合切換均由凸輪(cam)操控,雖然在操控順暢度不如導柱輪,但仍相當可靠,且製作成本較低。
圖說:以凸輪運作的計時機芯。
Split-second chronograph Rattrapante 追針計時
面盤上有兩枚重疊的計時秒針,其中一枚會在按下追針按把後定住,並於再次按壓追針按把時瞬間追上另一枚持續轉動的計時秒針。此功能首見於1870年代,目的在獨立測量在同一時間發生,持續時間卻不同的兩個事件。與一般計時功能相比,雙秒針計時的機械結構複雜很多,除了必須配置一組追針夾鉗夾住追針輪外,還需增加一副心形凸輪幫助追針輪瞬間追上計時秒針輪,是計時功能中最複雜也最精細的結構。
圖說:百達翡麗Ref. 5370P追針計時腕錶。
Split-seconds clamp Pinces de rattrapante 追針秒針夾鉗
當追針秒針夾鉗接合追針秒針齒輪(split-seconds wheel)時,便可讓追針秒針停止,同樣地,兩者若脫離,追針秒針即可追上運行中的計時秒針。
圖說:當追針秒針夾鉗接合追針齒輪時,可讓追針秒針停止運轉。。
Sweep second hand Seconde étendue 中央計時秒針
計時碼錶與一般大三針錶款不同之處為中軸秒針為計時之用,時計秒針則採獨立盤或不設秒針。因此,在未啟動碼錶前,中軸計時秒針處於靜止狀態。
圖說:寶璣Type XXI 3817同時具備中央計時秒針與計時分針。
Vertical clutch Embrayage vertical 垂直離合
在垂直離合結構中,會有一中介轉盤與計時秒針輪連動,並由兩支離合槓桿支撐於走時秒針輪上方。只有在計時啟動後,兩支槓桿才會分開讓轉盤落下跟著秒針輪運轉。與水平離合相比,優點在於磨損率較低,反應速度也更快但若需要維修時,就必須將整個結構拆開,才能針對個別零件進行調整。
圖說:垂直離合結構中的計時啟動轉盤。